光耦合是通过光电转换来实现信号的隔离的,出现的时间很早,一直以来在工控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,但是,随着工业的发展,光耦也因体积大、功耗高、传输速度慢等因素,也制约着光耦在更高的场合中应用。磁耦合是通过变压器来隔离信号的,但目前ADI推出的芯片级脉冲变压器磁耦合技术,这种技术把变压器,做到了芯片级,就有效的解决了磁干扰的问题,而且体积、功耗、使用方面都有光耦无法比拟的优势,所以楼上的观点还是不准确的。
他们都是做信号隔离传输用的.
隔离分三大类,第一光电隔离,第二是变压器隔离,第三是电容隔离.
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光电隔离,就是我们经常用的光耦,但光耦使用不方便,光传输数据延迟,数据的可靠性低,寿命短,功耗大等的缺点.
磁耦,因为使用的是第二种隔离方法,所以就不存在光耦的这些问题,当然如果你仅仅只用一个单通道的光耦的话那就还是用光耦吧,多的话,建议使用磁耦,据称很有优势.磁耦的平均单通道成本要低一些.
磁耦是一个基于芯片级脉冲变压器隔离方式的隔离芯片,也称磁隔离芯片、数字隔离器。是美国ADI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数字隔离产品。功能上也可以理解为是替代光耦的更新一代产品。
我觉得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积小、功耗低、使用方便。省事儿呵!
我们原来的产品都是用的光耦,后来在一些高速应用方面都选择了磁耦,不知楼主是什么设计,去EDN论坛里找找吧,那里面好多人都了解这个啊。
磁耦基于磁隔离技术,使用传送到给定变压器初级端的1 ns脉冲对输入逻辑跳变进行编码。这些脉冲从变压器初级线圈耦合到次级线圈,并且由次级端电路检测。然后,该电路在输出端重新恢复成输入数字信号。此外,输入端还包含一个刷新电路,保证即使在没有输入跳变的情况下输出状态也与输入状态保持匹配。在加电情况下以及低速率波形输入或长时间恒定直流输入情况下,这一性能很重要。
由于磁耦的目的是将输入和输出信号隔离开来,所以变压器初级端电路与变压器次级端电路必须在隔离的芯片上。变压器本身可以放置在任意芯片上,也可以放在第三个芯片上。
磁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将发送和接收通道集成在同一个封装中。由于iCoupler磁隔离变压器本身是双向的,所以只要将合适的电路放置在变压器的任意一边,信号就可以按照任意方向通过。按照这种工作方式,我们可采用多种收发通道配置来提供多通道隔离器。
磁耦的另一个新特点是:用于隔离数据信号的变压器线圈还可用作为隔离DC/DC转换器的变压器。这样就允许将数据隔离和电源隔离两种功能都集成在一个封装内,正如采用isoPower®技术的 ADuM540x系列iCoupler磁耦隔离器。
低功耗
磁耦基于芯片级变压器传输原理,信号传输时几乎不存在能量损耗,因此能以极低的功耗实现高度的数据隔离。相同速率下,其功耗仅为光耦的1/10~1/6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